
“抢险人员”在排水。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京华时报讯 7月21日,房山区组织了今年首次大规模防汛综合演练,通过演习防汛指挥调度的全过程和山区群众游客避险转移等项目,检验了汛情险情来临时全区指挥调度系统、应急系统和物资储备系统的整体实战能力。
21日的防汛演练恰逢“7·21”两周年。15时30分,演练正式开始,房山区防汛办发布汛情蓝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纷纷启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情由小到大,警报也由蓝色逐渐上升到黄色、橙色、红色……
15时40分,开始演练沿河景区游客避险转移科目,演练中,拒马河上游水文站监测流量开始上涨,拒马乐园接到景区停业、组织游客转移的指令,通过广播告知游客转移路线和避险地点,并引导河中玩耍的游客转移,将游船竹筏拉上岸。不久后,大石河马各庄桥上又开始进行道路易积水点排水演练科目,记者来到演练模拟地点大石河马各庄桥附近,6辆排水车已经在指定地点待命。
接到演练开始的指令后,现场的指挥员指挥专业排水抢险队铺装排水管道,并迅速开始排水作业。现场指挥人员告诉记者,在这几辆排水车中,仅吸水量不高的“龙吸水”,每小时就可以抽水1500立方米,以缓解暴雨时积水的汛情。
救援紧张进行的同时,现场的情况也回传到了防汛指挥中心。
房山区水务局相关人士介绍,前年“7·21”过后,作为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房山区引入了大量防汛抢险物资,共储备冲锋舟、发电机、探照灯、大型排水单元、编织袋、手推车、救生衣、帐篷等防汛抢险物资设备60余种。房山区在汛前落实抢险队39支,共计2.8万人。其中3支为专业抢险队,11支为驻军抢险队,当出现汛情险情时,将派出专门人员进入灾区抢险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