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讯(通讯员 马浚鑫 李东泽)“人不是生来就会拥有一切,而是必须要靠学习来生就自己。” 万仕炘在自己的记事本扉页上这样写到。当问及为什么写上这句话时,他说是军旅让他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从普通一兵,到一班之长,再到一个连队的文书,他的成长进步始终与学习息息相关。
在服役的这五年时光里,万仕炘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高中毕业后,他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参军入伍,因为对读书学习有些抵触心理,每当父母劝谏他努力学习时,他总是反驳:“书读好了也不一定有好未来”。刚到新兵连时,他发现自己身边的战友中,有许多都是重点大学毕业或者是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士兵。起初万仕炘对这些部队里的“文化人”有些“不屑一顾”,觉得他们过于思文、略显柔弱,在部队这样需要“虎性”的地方,比的是体能素质,不是学历学位,他们在这里肯定比不上自己。
可是经过新兵三个月的相处,他渐渐发现,有时拟写一份挑应战书、组织一次班级大讨论、开展一项知识竞赛,都是由那些被自己轻视的战友来担任主力军,而自己只能成为他们台下的观众,他很羡慕,也很无奈,更认识到他们之间存在的差距,明白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脑海里甚至涌现出“重走青春”的念头,把那些浪费掉的光阴都用到学习中去。
但他不是叮当猫,也没有时光机,所以只能抓好每一分每一秒。从那以后,他开始真正认真对待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武装自己的头脑;每天坚持读书读报,把军报中的好文章摘抄下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他开始虚心向身边的战友请教,勤学好问,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
万仕炘靠自己的努力,渐渐地发展成了一名文武双全的战士,从同年兵中脱颖而出,走向班长骨干的岗位上,最后更是被战友共同推荐,担任文书一职。他的能力素质都是伴随着一项项事务和工作的推进而提升的,万仕炘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睡觉,挑灯夜战和披星戴月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编写新闻、整理文件、拟写提纲……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重复工作为他的军旅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当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他总是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这都是为了连队嘛”。虽然每天都在各种工作任务中度过,但这却充分锻炼了他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遇到问题让他能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这种收获无疑是拿钱买不来的,这将是他一生的财富。
五年的时光,沉淀了多少珍贵记忆。如今万仕炘就要离开部队了,他舍不得这身军装,舍不得战斗过的岗位,最舍不得的还是陪伴他学习、成长、进步的战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