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制网记者 蒲晓磊 当下,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测试与应用,已经被众多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当作发展的重心。随着自动驾驶车辆在一些地方进入社会道路测试,如何保障包括乘员在内的公众的人身安全,不仅是企业在进行测试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2017年12月,北京出台了我国首个自动驾驶路测规定。此后,上海、重庆、深圳等地相继发布相关政策,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进行规范,保障公众交通安全。其中,深圳尚在征求意见阶段。 2017年12月18日,北京发布《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两个指导性文件,对自动驾驶定义、责任主体、测试要求、测试管理、事故责任认定等内容作出了细致规定。 2018年2月22日,上海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明确了道路测试推进管理机构、道路测试申请条件、道路测试审核流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相关违规操作责任等内容。 2018年3月14日,重庆发布了《重庆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开展合法路测的城市。该细则对组织管理、申请要求、测试管理、测试管理单位要求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2018年3月20日,深圳市交委在官网公布了《深圳市关于规范智能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在对智能驾驶开放道路测试方面提出三大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责任和处罚规定。 《法制日报》记者在梳理资料后发现,上述城市在出台的路测规定中,都对一些关键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都对测试主体资质作出要求。北京等地要求,测试主体应具备赔偿能力。为此,北京、重庆等地在规定中明确,应购买不低于五百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提供不少于五百万元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 都对测试驾驶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北京要求,测试驾驶员应当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具有三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无酒驾、毒驾经历;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驾驶理论、交通安全心理学等安全驾驶知识;充分了解自动驾驶系统技术体系、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结构及自动驾驶测试系统等相关知识。 都对测试人员作出明确限制。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均在规定中明确提出,不得搭乘与测试无关的人员。其中,上海、深圳提出,测试车辆在测试期间,不得搭载与测试无关的人员或者货物。 都对测试车辆作出严格要求。北京等地均在规定中明确,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进入社会道路测试前,必须在封闭测试场内进行过不少于规定里程与规定测试环境的测试,测试结果经专家评审认定,具备条件才允许上路测试。 都对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作出规定。北京规定,测试车辆在进行道路测试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测试驾驶员应立即停止测试,并立即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测试车辆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或交通违法行为,认定测试驾驶员为车辆驾驶员,由市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并由测试驾驶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测试主体应向第三方授权机构报备。深圳拟规定,测试驾驶人或者测试主体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北京、上海、重庆都已确立了测试道路。 目前,北京首个自动驾驶试运营基地已落户顺义区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划定全长7公里的半开放实景测试道路。上海市在嘉定区上海汽车博览公园附近划定5.6公里长的道路,作为自动驾驶的开放测试道路。重庆将九龙坡区金凤镇作为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的试点区域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